視網膜色素變性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常出現夜盲、視野縮小,最終視力喪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近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眼科副主任朱潔博士科研團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科研成果,他們通過對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能有效防止視網膜細胞變性,並保留視網膜組織感光功能,有望幫助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患者擺脫失明的陰影。 視杆細胞更容易發生病變 朱潔介紹,視網膜色素變
視網膜色素變性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常出現夜盲、視野縮小,最終視力喪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近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眼科副主任朱潔博士科研團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科研成果,他們通過對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能有效防止視網膜細胞變性,並保留視網膜組織感光功能,有望幫助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患者擺脫失明的陰影。
視杆細胞更容易發生病變
朱潔介紹,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眼病,在東亞人群中更高發,我國4000-5000人中就有1例。由於感光細胞及色素上皮功能喪失,患者會出現夜盲、視野會逐漸縮小消失,最終喪失視力。往往患者在兒童或少年早期就會發病,青春期時症狀逐漸加重,嚴重者在中老年時期就會失明。
她表示,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遺傳疾病,有60多種基因突變都會導致視網膜色素變性,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無數患者從小就籠罩在失明的陰影之下。
視細胞分為視杆細胞與視錐細胞,前者分布在視網膜的周邊區域,負責感受暗光、弱光、餘光,後者分布在視網膜的中心區域,負責感受明光、強光和色覺等精確視覺。
臨床發現,導致視網膜色素變性的基因突變更容易對視杆細胞造成影響,而視錐細胞相對穩定,不易受疾病侵犯。
朱潔介紹,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其實是由同一種前體細胞分化而來,Nrl與Nr2e3兩種基因可以調控前體細胞分化為視杆細胞,而抑製這兩種基因的表達,可以分化出更多的視錐細胞,甚至可以將部分視杆細胞轉化為視錐細胞。
將視杆細胞轉化為不易發病的視錐細胞
基於這些發現,朱潔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思路:通過國際通用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敲除視細胞上Nrl與Nr2e3這兩個基因,使得前體細胞更多地分化為視錐細胞,甚至使得已有的視杆細胞轉化為視錐細胞,這就能使得視網膜更不容易產生病變。
通過在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導致失明的小鼠模型上進行實驗,團隊取得了初步成功:經過這種基因治療的小鼠,在光照下可以檢測到明顯的視覺電信號的波動,意味著小鼠能“看見”,而對照組小鼠的視覺電信號則很微弱,顯示它們已經接近失明。
研究顯示,這一基因治療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細胞變性,並保留組織功能。近日,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知名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上。
朱潔透露,目前團隊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觀察這種治療方法長期效果如何,並積極探索應用於臨床的可行性。而這種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將突變敏感型細胞轉變為突變不敏感型的細胞的治療思路,也可以為其他類型的遺傳性疾病提供參考。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