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學

NEJM: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新靶點

作者: 楊中華 來源: 腦血管病及重症文獻導讀 日期:2017-08-04
導讀

         不確定潛力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 CHIP)是一種健康人中存在的擴增體血細胞克隆,常見於老年人,會增加血癌的風險。以前的初步證據發現CHIP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有關,但是其原因還不清楚。

        不確定潛力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 CHIP)是一種健康人中存在的擴增體血細胞克隆,常見於老年人,會增加血癌的風險。以前的初步證據發現CHIP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有關,但是其原因還不清楚。

        2017年7月來自馬薩諸塞總醫院的病理學家和艾伯特實驗室的研究員Siddhartha Jaiswal等在NEJM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研究了四項病例對照研究的血液樣本(其中冠心病4726例,對照3529例),采用全外顯子測序檢測外周血細胞中是否存在CHIP,並且評價CHIP和冠心病之間的關係。為了評價因果關係,作者還驗證了CHIP相關基因Tet2的突變與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的關係。

        兩項前瞻性隊列的巢式病例對照分析(nested case–control analyses)發現CHIP攜帶者冠心病的風險是未攜帶者的1.9倍(95% CI,1.4-2.7)。在兩項回顧性病例對照隊列中作者對早發心肌梗死進行了評價,發現CHIP個體心肌梗死的風險是非攜帶者的4倍(95% CI,2.4-6.7)。DNMT3A, TET2, ASXL1, 和JAK2突變都與冠心病有關。CHIP攜帶者合並這些突變會增加冠脈鈣化(冠脈粥樣硬化負荷的標誌)的風險。在動物實驗中,研究者把從純合子或雜合子Tet2敲除小鼠的骨髓移植到高膽固醇傾向小鼠,結果發現被移植小鼠主動脈根部和主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更加明顯(vs未骨髓移植的小鼠)。分析Tet2敲除小鼠的巨噬細胞發現幾項促動脈粥樣硬化的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表達升高。

        最終作者認為造血細胞突變對人類動脈粥樣硬化有促進作用。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可能是一種動脈粥樣硬化可修改的危險因素,這為控製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文獻出處:

        N Engl J Med. 2017 Jul 13;377(2):111-121. doi: 10.1056/NEJMoa1701719. Epub 2017 Jun 21.

        Clonal Hematopoiesis and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