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學

Neurology:你的拇指上翹了嗎?

作者:楊中華 來源:腦血管病及重症文獻導讀 日期:2017-08-14
導讀

         1985年Hachinski V給一個偏頭痛相關腦梗死患者查體發現,當患者手掌朝下五指伸直時拇指伸展,他把這個現象稱為拇指征。隨後,他讓患者雙掌相對,他發現伸展的拇指(extended thumb)變為了拇指上翹(upgoing thumb),這個與伸蹠反應相對應。

        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是神經係統疾病(包括係統性描述和分類)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多歸功於Jean-Martin Charcot和他的學生們,包括Joseph Babinski。1896年,在法國舉行的一次生物學會議上Babinski(1857-1932)介紹了Babinski征,他發現刺激痙攣性偏癱患者的足蹠麵可以導致大拇趾伸展。從此以後,大約發現了30多種Babinski征的下肢等位征,但是Babinski征仍然是神經病學查體的標準。幾項研究也發現Babinski征是腦和脊髓皮質脊髓束受累的敏感指標。

        目前絕大部分神經科醫生仍然習慣於評價下肢的反射異常,但是上肢反射也有報道。Johann Hoffmann (1857–1919)更精確地說是他的助理Curschmann於1911年發現輕彈或突發釋放第2、3、4手指時大拇指末節會彎曲。這個現象可以見於正常人,但是完全陽性試驗(所有手指皆彎曲)以及雙側Hoffman反射不對稱可以見於頸髓或以上水平上運動神經元病變。但是不能單獨采用Hoffmann征篩查腦和頸髓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

        1985年Hachinski V給一個偏頭痛相關腦梗死患者查體發現,當患者手掌朝下五指伸直時拇指伸展,他把這個現象稱為拇指征。隨後,他讓患者雙掌相對,他發現伸展的拇指(extended thumb)變為了拇指上翹(upgoing thumb),這個與伸蹠反應相對應。

        A圖,手休息位時左側為拇指上翹征;B圖,上肢平舉至肩時,左側為拇指上翹征:

        以前研究報道過TIA卒中患者的拇指上翹征(upgoing thumb sign)。2017年來自加拿大的Vladimir Hachinski等在Neurology上發文,目的在於比較卒中或TIA vs 假卒中(stroke mimics)患者拇指上翹征的發生率。

        最終他們發現拇指上翹征更常見於小卒中/TIA患者(vs 假卒中)。

        問候語:你的拇指上翹了嗎?≈ 你腦子有病吧!

        也有人說這叫“點讚”征。

        文獻出處:

        Neurology. 2017 Jul 25;89(4):370-375.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4157. Epub 2017 Jun 28.

        Upgoing thumb sign: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brain involvement?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